|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家论坛: |
|
|
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广“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教学的实践体会 |
闫久春 王浪平 董志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科学与工程系 |
|
1.前言
2007年9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有关专家列举的数据和现象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在校生已达600万,教育培养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是,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对“工程教育为市场提供合格工程师能力”的统计,我国在49个排序国家中居于末位。我国每年有30万左右工科毕业生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存在动手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专业面窄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目前,工程师特别是优秀工程师已在世界范围内“短缺”。我国高校工科生的培养规模令欧美国家羡慕,但是,目前我们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还有距离。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偏向科学化,不管什么水平的工科院校,目标瞄准了培养科学家,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学习那些高深的理论,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校将本科生培养目标确定为工程师的,普遍被人藐视、看不起。
急功近利的企业经营模式又使得用人单位不愿再对大学生的岗位培训花费代价,要求大学生的适应期越短越好。由于缺少工程实际训练,刚毕业的大学生单科性知识掌握不少,但因其视野狭窄,不知道如何应用,遇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所措。
因此,为了解决企业对焊接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我们认为在大学教育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内容,可以为增强焊接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提高我国工厂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奠定人才基础。
2、国内外高等教育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对比分析
各国的高等教育因文化背景和发展轨迹不同,而各具特点。纵观世界,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两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国家的培养模式: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学科基础教育相结合的以培养学科领域内通用工程科学人才为目的的通才培养模式;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多数国家的培养模式: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以培养实用性较强的知识面较宽的高级工程科学与工程人才为目的的开放式宽口径专才培养模式。目前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各自借鉴对方的先进经验,向逐渐趋于融合的方向发展,但两种人才培养模式都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强了工程实践教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素以工程教育闻名于世,工程师质量世界一流。MIT培养了超过1/3的美国宇航员,他们在太空中的时间总数超过了15000小时。在阿波罗计划中,有12名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进行了行走,其中四名就是MIT的毕业生。在美国最知名科学家这个范围内,MIT工学院的教员和研究职员占国家工程院约5%的比例。现在所有工学院的系都在其领域中名列美国大学排名第一。对MIT本科生,通过本科生的研讨、研究活动和若干选修科目给学生提供接触工程的大量机会。学生需要通过选修,满足全校统一的“科技强制选修”(REST)要求、实验要求、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要求,方能继续学习。学生通常要在二年级开始进入某个系,并与该系的一名顾问老师密切联系。学生也可以把这种选择推迟到三年级,必要时可迟至毕业以后。学院鼓励有志于工程的学生,参加“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 )或“本科生研讨计划”(USP),甚至在一年级就进入一个工科系。
德国的工科院校普遍注重面向实际开设课程,安排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接触在今后职业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把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与方法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将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还根据需要增加跨工程学科的知识,设置一些非技术类的课程。同时,德国工科教育与企业联系紧密,非常注重学生企业实习的环节。德国的企业把工程人才培养视为企业的一种社会义务,热心提供实习单位,提供毕业论文项目,参与培训。锻炼了学生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化人才的培养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和工业水平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对工业化的贡献较低,工程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同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实践动手能力差、知识面窄、文化素质差、创造精神不强”是用人单位对工科院校学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借鉴前苏联的模式,以对口专业需要为目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体系窄、专、深。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以应试教育、传授知识为主。同时,缺乏与工程产业界的密切联系。由于经费和工程实践单位的原因,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往往是流于形式,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由于工程实践单位害怕影响其正常的生产而变成了参观实习。
大学工科教师大多数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直接的生产实践经验。大多数大学工科教师来源于高校的硕士和博士,但是由于现在的大部分高校尚未与社会和企业建立深入交流的机制,高校培养的硕士和博士也存在着缺乏在工程产业界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的问题。显然,大学工科教师自身就存在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教学倾向于学术化,不太重视学生的实践训练,不太关心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很难想象本身工程实践能力就不足的教师能很好地培养出现代工业经济所需求的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
3. 在校生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教学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了在大学教育中进行工程化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将焊接领域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引入本科教学体系。通过“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内容与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调整、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等教学问题的解决,使得“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本科教学计划同期完成。毕业生毕业时在获得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可获得由国际权威专业学会授予的世界公认的国际专业工程师证书。
这种教学实践模式于2001年由哈工大发起并进行探索,目前已经推广到国内近30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得到大幅提高。通过此模式培训的在校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已达1500余人,在全国各类培训“国际焊接工程师”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一种重要途径。
此外,研究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也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哈工大前几届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班主要以本科生为主,近几届研究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数量已经超过本科生,有80%左右的硕士研究生和30%左右的博士研究生在毕业时能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证书。
4.“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应用效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国际授权的培训机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合作, 经过几年的探索,从2001年起每年都有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但是在近几年,由于企业对国际焊接工程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学生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参加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实践证明,本研究项目所确定的培训内容及方式是合理的,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本研究项目所创建的国际化、工程化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经在本校2001-2002年的实施修改后,2003年起陆续在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沈阳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近30所高校进行推广,普遍得到认同。
(2)增强了本科生工程实践的能力。毕业的学生反馈意见表明,经过“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学生,在工程实践方面的知识面较宽,工程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适应工程实际工作。遇到问题时,有标准、有实例及工程设计的基础,解决问题快捷、所提方案与工程实际情况接近。
(3) 增强了本科生就业的优势。一些效益好的偏外向型企业,包括很多大型企业在招聘焊接专业毕业生时,非常注重“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情况,大部分企业愿意为其所招聘的本科生承担“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费用。每年也有不少毕业生在第一次就业单位不理想的情况下凭借其获得的“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成为一些知名的国际化企业的焊接工程技术骨干人员。
(4) 增强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通过在校培养“国际焊接工程师”,缓解了近年来我国制造产业市场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将可能成为“国际焊接工程师”的主要培训模式。
(5) 促进我国焊接界全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与资质认证体系的实施,在我国培养一批熟悉并掌握国际标准及规程的技术骨干,引领同行业的技术人员向国际化发展,尽快掌握国际上的先进焊接技术与工程实践经验,从人才方面促进我国焊接领域的快速发展。
5.在校生“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特色
(1) 在校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时,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能获得由国际权威专业学会授予的世界公认的国际专业工程师证。哈尔滨工业大学探索了一条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2) 将原有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相融合,培养国际权威机构IIW颁证的“国际焊接工程师”;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表现,证明了新模式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严格的工程实践素养和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受到工程界、企业界和教育界的欢迎。
(3) 把国际工程培训内容吸纳入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中,制定适合于加强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培养方案,推广到全国高等院校,提升了焊接专业本科生的就业优势,增强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工程竞争的能力。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得到了全国同类专业的广泛应用。 |
|
|
|
|